仪征是中国茶乡之一,地如其名犹如一杯春茶,清新而持久。这片古老的土地,早在唐宋年间,就以它那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,孕育出了令人称赞的名茶。
位于仪征市的捺山地区,正是这样一个产茶的宝地。丘陵起伏,亚热带的气候带来的温暖与湿润,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这里的冬春季节温差明显,正是茶树积淀养分、吐露嫩芽的最佳时期。如此环境所孕育出的绿杨春牌绿茶,自然品质非凡,香气宜人,滋味醇厚,深受茶友们的喜爱。
随着全域旅游时代的兴起,旅游业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观光游历,而是向着范围更加广泛、文化更加深入、更加强调体验感的方向发展。仪征市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,响应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,将自身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现代农业发展相结合,提出了“全域大旅游”的发展新理念。利用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和独特的地方特色资源,精心打造一个综合性旅游目的地。这里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展示窗口,还是江苏省劳动教育实践基地,让人们可以近距离接触农业生产,体验劳动的乐趣。
当中亿丰文旅进行茶文化旅游规划设计时,我们更多地是探讨如何将这个地区的文化特色、历史遗产以及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,从而打造出一个既能吸引游客,又能给当地居民带来幸福感的生活环境。因此在这次规划设计中,我们立足乡村振兴、全域旅游战略,大力推行“茶区变景区、茶园变公园”的茶旅融合发展策略。仪征绿杨春茶虽然有着不俗的产出和品牌效应,但效率不高、配套设施不足以及缺乏有效平台的问题依然存在。为此,我们从品牌的核心驱动力出发,依托仪征茶产业的优势,构建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“茶叶+”产业体系。这不仅能推动高端精品茶叶品牌的创建,更能实现茶旅融合,让绿杨春茶成为城市新名片的一部分。
仪征市的捺山地区以丰富的茶史文化为底蕴,挖掘并重塑捺山茶的历史地位与价值,是振兴仪征茶产业的一步重要棋局。通过深耕茶文化,将绿杨春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品牌,进而提升整个茶产业的价值链。要使茶产业活起来,就要打破传统的单一模式。我们提出“1+2+3”的发展策略:围绕1个核心品牌——捺山绿杨春,聚焦2个发展目标——研学与郊野微度假,通过3个主题体验——亲子游、城市休闲、劳动教育的有机结合,全方位打造绿杨茗城的茶旅新地标。
其中,基地规划显得尤为重要。我们以茶文化为核心,构筑起一个多元而富有活力的复合型空间。我们将基地划分为茶源、田耕、田居、茶商、茶创与茶趣六大区域,以茶为源,横向分布,一核一轴,多区互动,旨在为游客提供一个全方位体验茶文化的机会。
茶源区作为整个基地的灵魂所在,它不仅仅是茶叶种植的起点,更是连接其他各个区域的纽带。这里种满了各种名贵茶树,四季常青,茶香四溢。横向分布的格局让游客能够近距离接触茶园,感受茶叶从土地里到杯中的全过程。田耕区和茶商区则是互动最频繁的两个区域。在这里,游客可以参与农耕体验,亲手播种、施肥、收割,体验农人的辛勤与丰收的喜悦。茶商区则展示了茶的商业价值,从古至今茶的贸易流通如何影响经济和文化。我们还特别设计了一个茶文化工业博物馆,不仅展示茶叶的生产流程,还深入探讨茶的历史和文化内涵,是了解茶文化的绝佳场所。茶创区与茶趣区则是基地中最具创意和趣味性的地带。茶创区内鼓励创新思维,无论是新型的茶叶饮品还是与众不同的茶艺表演,都能在这里找到舞台。茶趣区致力于提供休闲娱乐,如茶艺比赛、茶叶品鉴会等,吸引着众多茶友聚集一堂,分享他们的爱好与热情。我们希望,这里不仅仅是茶叶的生产地,更是一个能够让人们放慢脚步、享受生活的空间。在这里,人们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,感受自然的宁静。茶园中的步道、休息亭、观景台等设施的设计,都考虑到了游客体验的舒适度,使得人们在品茶之余,也能感受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。
通过“茶叶+旅游”融合的策略,既能够充分挖掘仪征茶产业的潜力,又能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的支撑。我们相信,随着“茶区变景区、茶园变公园”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,绿杨春茶的品牌价值将持续提升,仪征的茶产业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仪征市的茶文化旅游规划设计,不仅展现了茶文化的独特魅力,也为城市的烟火气与治愈幸福感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。在这里,人们可以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,体验到与众不同的文化氛围,感受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。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规划设计,为仪征市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,也为城市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。